为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研判和培训机制落地见效,10月16日至20日,学生工作部(处)在学生中心楼305会议室连续举办了四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研判及培训会,特邀原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杨映萍教授全程提供专业指导,学生工作部(处)部长、武装部部长刘承亮、第一临床学院、全科医学院、护理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书记及辅导员分批次参会。会议由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陈晓勇主持。
四批次研判与培训会上,参会学院结合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与专业特点交流工作痛点与难点,分别针对学生在实习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困难等方面产生的心理压力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与剖析,同时,各学院围绕“家校沟通技巧”“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路径”等共性需求深入了研讨与交流,凝聚了工作共识。
针对问题焦点,杨映萍教授逐一回应指导,分别针对各学院提出的学生在实习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困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并针对如何与学生及家长有效沟通做了详细的交流与培训,为助力我校心理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难点提供了基础性的方式方法。
刘承亮在研判会上谈到,首轮研判与培训会的举办,标志我校心理健康工作从“启动探索”进入“纵深推进”阶段。通过“分批次”保障研讨深度,“全覆盖”所有二级学院,“精准化”回应不同学院学生心理个性需求,为工作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心理育人工作,将会议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方法,在创新的基础上寻求有效措施以推动心理育人成效,有针对性的解决工作中的难点与痛点。
秋季首轮研判及培训会系统地梳理了各学院在心理育人工作中的难点与痛点,也针对各学院的困难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为各学院下一步的心理育人工作明确了方向。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常态化研判机制,以专业、精准的服务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撰稿:何雨霞,摄影:吴梅芬,一审:谢国秀;二审:陈晓勇;三审:刘承亮)